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每日親近神 2024/11/19 以斯帖記 第1天

每日親近神 2024/11/19 以斯帖記 第1天

以斯帖記 第1天 11/19
經文:以斯帖記一章1~12節
主題:大筵席的結果

1:1 亞哈隨魯作王,從印度直到古實,統管一百二十七省。
1:2 亞哈隨魯王在書珊城的宮登基;
1:3 在位第三年,為他一切首領臣僕設擺筵席,有波斯和米底亞的權貴,就是各省的貴冑與首領,在他面前。
1:4 他把他榮耀之國的豐富和他美好威嚴的尊貴給他們看了許多日,就是一百八十日。
1:5 這日子滿了,又為所有住書珊城的大小人民在御園的院子裏設擺筵席七日。
1:6 有白色、綠色、藍色的(帳子),用細麻繩、紫色繩從銀環內繫在白玉石柱上;有金銀的床榻擺在紅、白、黃、黑玉石的鋪石地上。
1:7 用金器皿賜酒,器皿各有不同。御酒甚多,足顯王的厚意。
1:8 喝酒有例,不准勉強人,因王吩咐宮裏的一切臣宰,讓人各隨己意。
1:9 王后瓦實提在亞哈隨魯王的宮內也為婦女設擺筵席。
1:10 第七日,亞哈隨魯王飲酒,心中快樂,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個太監米戶幔、比斯他、哈波拿、比革他、亞拔他、西達、甲迦,
1:11 請王后瓦實提頭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,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,因為她容貌甚美。
1:12 王后瓦實提卻不肯遵太監所傳的王命而來,所以王甚發怒,心如火燒。

以斯帖記和但以理書同屬於被擄時期的書卷,以斯帖記所記載的事件是發生在波斯王亞哈隨魯年間,即主前486~465年,是在猶大人第一次歸回之後(猶大人第一次歸回是隨著所羅巴伯回的)。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外邦人之地-波斯王的冬宮書珊城。從這裡也再次讓我們看見,歷史是在神的掌管中,猶大人無論是在本地或外邦之地,神的作為都隨他們在那裡,神的眷顧都沒有改變。弟兄姊妹們,神在你我身上的作為和眷顧也是如此,祂是猶大人的神,也是你我的神。

根據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(和亞哈隨魯同時代)的記載,亞哈隨魯是一位頗具野心、性情殘忍、器量狹小、忌妒心強的勇士與統治者,主前465年在寢宮被刺身亡。後由亞達薛西一世(主前464~425)接續作波斯王,他是王后瓦實提的兒子也是以斯拉、尼希米時代的波斯王。歷史人物、王位與權勢在不斷的更替,而神永遠堅立,祂的旨意不更改。祂救贖的工作繼續在進行中。祂是所有政治舞台背後的主導者。因此在我們生命歷史中,神也是那位主導者,所以我們可以放心,只要專心愛祂,就必能經驗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」(參羅八28)。

亞哈隨魯即位第三年,為一切臣屬舉辦大筵席(參3節),這筵席的規模相當盛大,時間竟長達半年之久(參4節),很可能是為著稍後即將展開遠征希臘的行動而聚集,以便商討戰略。但在大筵席中,卻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(參10~12節),結果不但改變了皇宮的生態,強化了男尊女卑的社會體制(參19~22節),同時也影響了猶太人的歷史(參斯九29~32)。

在這段經文中,我們看到國王、王后都各自設筵席,筵席是歡樂,是慶祝,也是享受之意,但由於王上想要向臣民展示王后的美貌,王后卻不肯答應而讓整個歡樂的氣氛變成「王甚發怒,心如火燒」(參10~12節)。這種權力的鬥爭帶來了自己及別人的傷害,難怪箴言十七章1節說「設筵滿屋、大家相爭,不如有塊乾餅,大家相安」。王后瓦實提是美麗的,她也比其他女人擁有更多的權力和尊貴,但是這些如果讓她心中有驕傲,以致連國王的命令都拒絕時,那美麗、權力和尊貴恐怕就不是祝福而是災禍。今天神給我們每個人擁有不同的產業,一切都是神給的,讓我們不要因有這些就驕傲,反而應當善用這些來服事神與人,好讓我們可以一直活在祝福中。

回應:

神啊!感謝祢賜我一切,求祢幫助我善用祢所給的一切來服事祢、服事人。阿們。

禱讀:

哥林多前書四章7節
使你與人不同的是誰呢?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?若是領受的,為何自誇,彷彿不是領受的呢?

QT經文:

以斯帖記一章1~12節

相關連結:

每日親近神 以斯帖記

https://www.hvfhoc.com/category/dailymessage/vol2/esther/

天聲傳播協會 11月份每日親近神 Youtube頻道
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gFvTLP0QRDu5GGmwoUrxMynf5NiIZ8og

奉獻支持天聲

https://hvfhoc.eoffering.org.tw/

Views: 199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