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伯記 第27天 12/29
經文:約伯記二十四章1~25節
主題:世界為何如此混亂?
24:1 全能者既定期罰惡,為何不使認識他的人看見那日子呢?
24:2 有人挪移地界,搶奪群畜而牧養。
24:3 他們拉去孤兒的驢,強取寡婦的牛為當頭。
24:4 他們使窮人離開正道;世上的貧民盡都隱藏。
24:5 這些貧窮人如同野驢出到曠野,殷勤尋找食物;他們靠著野地給兒女糊口,
24:6 收割別人田間的禾稼,摘取惡人餘剩的葡萄,
24:7 終夜赤身無衣,天氣寒冷毫無遮蓋,
24:8 在山上被大雨淋濕,因沒有避身之處就挨近磐石。
24:9 又有人從母懷中搶奪孤兒,強取窮人的衣服為當頭,
24:10 使人赤身無衣,到處流行,且因飢餓扛抬禾捆,
24:11 在那些人的圍牆內造油,醡酒,自己還口渴。
24:12 在多民的城內有人唉哼,受傷的人哀號; 神卻不理會那惡人的愚妄。
24:13 又有人背棄光明,不認識光明的道,不住在光明的路上。
24:14 殺人的黎明起來,殺害困苦窮乏人,夜間又作盜賊。
24:15 姦夫等候黃昏,說:必無眼能見我,就把臉蒙蔽。
24:16 盜賊黑夜挖窟窿;白日躲藏,並不認識光明。
24:17 他們看早晨如幽暗,因為他們曉得幽暗的驚駭。
24:18 這些惡人猶如浮萍快快飄去。他們所得的分在世上被咒詛;他們不得再走葡萄園的路。
24:19 乾旱炎熱消沒雪水;陰間也如此消沒犯罪之輩。
24:20 懷他的母(原文是胎)要忘記他;蟲子要吃他,覺得甘甜;他不再被人記念。不義的人必如樹折斷。
24:21 他惡待(或譯:他吞滅)不懷孕不生養的婦人,不善待寡婦。
24:22 然而 神用能力保全有勢力的人;那性命難保的人仍然興起。
24:23 神使他們安穩,他們就有所倚靠; 神的眼目也看顧他們的道路。
24:24 他們被高舉,不過片時就沒有了;他們降為卑,被除滅,與眾人一樣,又如穀穗被割。
24:25 若不是這樣,誰能證實我是說謊的,將我的言語駁為虛空呢?
這章聖經記載約伯心中對上帝的抗議。當他環視人間時,發現整個世界充滿了混亂,似乎是無人管轄,以致惡人任意橫行,好人飽嘗痛苦。他看見被壓迫者漂泊無依(參5~8節),他們為了充饑和使兒女糊口,如野驢一般到曠野覓食,靠野地的生物維生,或是到別人的田莊,找尋收割完了,落在田地上的禾稼。在寒夜,他們衣不蔽體,也無棲身之地;在雨天,只得任憑雨水淋濕,暫時在磐石旁躲避。他看見壓迫者任意橫行(參9~17節),有人「挪移地界」、有人「從母懷中搶奪孤兒」、又有人「背棄光明」,這些「殺人的、盜賊、姦夫」隨心所欲的作惡,日夜不停的犯罪,他們根本不把神放在眼中。而神似乎對人間事不聞不問(參18~25節),而且「神用能力保全有勢力的人」,以致歷世歷代都有惡人興起,他們的道路也都是順利通達的,既然如此,惡人便有恃無恐,自然就更加恣意妄為了(參22~23節)。
約伯因為在苦難中,所以他對這個世界的痛苦有了更深的看見。當我們凡事順利時,雖然世間到處滿了災難,我們永遠不會注意,更不能體會這世界的問題是何等嚴重,唯有當我們也落入苦難時,我們才會發現這世界不合理的事是何等多,人的痛苦是何等深重。因此,這個時候,一個受苦的人可能有幾種反應:
第一、 他變得「憤世嫉俗」,甚至因為心中不平而作惡,或者走上絕路。這就落入了魔鬼的詭計,被苦難打敗了,但願我們都不會走上這條路。
第二、 他會更加去愛那些受苦、落難、貧窮、弱勢和被欺壓的人。這才是苦難所帶出來的價值。神常常藉著我們過往人生中的苦難遭遇,使用我們去服事「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」(林後一4),但願不管我們過去或現在正遭逢什麼樣的苦難,讓這些苦難在神的手中,成為我們事奉的屬靈產業,成為我們生命的動力。
第三、一個看透世界不公平及苦難的人,可能會因此而更抓住那位給我們永恆盼望的神,更輕看今生的苦樂,轉而專注那永恆生命的建造,這也是苦難帶來的正面意義。但願,苦難使我們如同保羅一樣在各樣的患難中不喪膽,因為相信「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、永遠的榮耀,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,乃是顧念所不見的;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,所不見的是永遠的。」
回應:
「主啊!求祢讓每一個苦難都成為我生命的動力,更追求神的吸引,成為我顧念永恆的放大鏡!」
禱讀:
哥林多後書四章17~18節
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、永遠的榮耀。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,乃是顧念所不見的;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,所不見的是永遠的。
QT經文:
約伯記二十四章1~25節
相關連結:
每日親近神 約伯記
https://www.hvfhoc.com/category/dailymessage/vol3/job/
天聲傳播協會 12月份每日親近神 Youtube頻道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gFvTLP0QRDuRUCdS7SCg1F6yQsnq1098
奉獻支持天聲
Views: 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