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斯帖記 第8天 11/26
經文:以斯帖記四章15節~五章8節
主題:禱告的果效
4:15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:
4:16 「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,為我禁食三晝三夜,不吃不喝;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。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,我若死就死吧!」
4:17 於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。
5:1 第三日,以斯帖穿上朝服,進王宮的內院,對殿站立。王在殿裏坐在寶座上,對着殿門。
5:2 王見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內,就施恩於她,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;以斯帖便向前摸杖頭。
5:3 王對她說:「王后以斯帖啊,你要甚麼?你求甚麼,就是國的一半也必賜給你。」
5:4 以斯帖說:「王若以為美,就請王帶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預備的筵席。」
5:5 王說:「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話去行。」於是王帶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預備的筵席。
5:6 在酒席筵前,王又問以斯帖說:「你要甚麼,我必賜給你;你求甚麼,就是國的一半也必(為你)成就。」
5:7 以斯帖回答說:「我有所要,我有所求。
5:8 我若在王眼前蒙恩,王若願意賜我所要的,准我所求的,就請王帶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預備的筵席。明日我必照王所問的說明。」
當末底改挑戰以斯帖,要善用她現今的機會去為猶大人求恩(參斯四14),以斯帖也抱定「死就死吧!」的決心接受挑戰時,我們看到以斯帖並不是憑著自己的努力,反而是決定信靠神去行這事。所以她要求全書珊城的猶大人為她作三天的禁食禱告,她自己和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禱告,然後去行事(參斯四15~16)。從這件事我們就看出禱告不可以成為我們推卸責任的理由,以斯帖一方面禱告倚靠神,一方面也採取行動,勇敢的到內院去見王(參斯五1)。因此
當我們面對挑戰時,要藉著禱告來全心倚靠神;而當神要我們有所行動時,就完全照神的吩咐去行,如同以斯帖一樣。
當全書珊城的猶大人一起為以斯帖禁食禱告後,以斯帖雖然是違例進去見王,但是卻大蒙王恩,因此她的生命得保全(參斯五2),進而這群猶大人的生命也都得到保全(參斯九1)。禱告真是我們蒙恩的管道,不管我們是為自己的,或是別人的需要來到神面前祈求,神總是叫我們都一同蒙恩。難怪聖經呼召我們「只管坦然無懼的,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、蒙恩惠、作隨時的幫助。」(參來四16),弟兄姊妹們,禱告真是我們得恩典、蒙祝福的管道。
禱告不只是我們蒙恩的管道,禱告也給人沈穩並有智慧行事。以斯帖違例進王宮的內院見王,就是為了要向王求恩,不要讓她的族人被滅,王也知道以斯帖來必定是有所求,他甚至應允就是國的一半也會給她(參斯五3),但是以斯帖只求王帶哈曼一同來赴她所預備的筵席(斯五4),到了筵席上王又再次問她有何祈求,她也只是請求王第二天再帶哈曼一同來赴她的筵席,等到第二天她一定會據實以報(參斯五6~8)。
雖然為族人求恩是這麼急切的事,但以斯帖卻似乎故意拖延,經文中沒有說是為什麼?但她一定是深知時機還未成熟,因此不當急躁行事;她等待的時間就有神奇的事發生了(參斯六1)。面對這麼重大的事,卻是能沈穩而做有智慧的決定-等待神最佳的時機,這若不是因為禱告,人哪裡能如此呢?其實神要我們禱告,就是因為祂深知我們遇事的直接反應都是急躁的去處理事情,但若要在這些狀況中能穩住、能得力,除非我們回到祂面前,因為我們「得救在乎歸回安息,得力在乎平靜安穩」(參賽三十15a)。
回應:
天父,感謝祢賜給我禱告的恩典,讓我靠著耶穌可以坦然無懼的到祢面前來,求恩惠與憐恤作我隨時的幫助,阿們。
禱讀:
希伯來書四章16節
所以,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。
QT經文:
以斯帖記四章15節~五章8節
相關連結:
每日親近神 以斯帖記
https://www.hvfhoc.com/category/dailymessage/vol2/esther/
天聲傳播協會 11月份每日親近神 Youtube頻道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gFvTLP0QRDu5GGmwoUrxMynf5NiIZ8og
奉獻支持天聲
Views: 188